阅读历史 |

赏花宴上(1 / 2)

加入书签

宫中赏花宴准备了几日便开宴,后宫女子不见外男,女眷们跟着去了园内,留朝臣在此饮谈,天子看着下面坐着的亲贵大臣,喝了一口杯中的果酒,此乃进贡的东西,天子喜它度数低。

春日宴过去半月有余,朝臣还在幸头,借着酒劲乐事,围着牡丹品鉴。

李荣迟迟而来,进入殿中,拱手请罪说道:“哈哈哈,路上耽误了,请陛下见谅!”

说完自罚一杯,笑着入了席位,身边已不少人上前敬酒。

天子清清嗓子,福公公已然知晓,拍了拍手让大臣们肃静,天子说道:“今日宴席群臣,一来是为了御园中的牡丹,贤妃刚掌权柄,需认识各位诰命夫人,二来则是为诏国求亲一事,众卿家已经知晓,对于此事,可有推荐?”

“宫中贵女,自然以长公主为贵。”坐在一侧的官员说道:“诏国与本朝交往近百年,关系深厚,翻看册录,每回嫁入的都是公主,此次也该亲上加亲。”

魏思清坐在席上冷哼一声,说道:“赵侍郎怕不是老糊涂了!诏国近日刚刚吞并一旁的小国,此时突然提起和亲,多少有些唐突,怎么能将朕公主许配过去?”

赵侍郎摇头说道:“魏贤侄,我知你与公主素日交好,只是公主的婚事,你这小辈好像无权插嘴吧!”

“吾乃君臣,为国进言,有何不可?”魏思清看着赵侍郎说道:“况且旧时入诏国的公主,多为再封的郡主,赵侍郎觉得与诏和亲乃是好事,不如献上自己的女儿,介时陛下亲封公主,全了赵侍郎的一片美意!”

“魏贤侄,初入庙堂,别太牙尖嘴利的好!我见魏相的面子,不和你一般计较!”赵侍郎冷哼一声,喝下杯中的酒不再说话,李荣喝口酒,笑着说道:“贤侄何必这样说呢?赵侍郎的女儿已经许配人家,怎可让夫家送了聘礼却娶不到媳妇呢?”

“聘嫁乃是两家事,若是图谋,岂可长久。”魏思清说道,看着李荣眼神冷了几分,李荣点头说道:“贤侄此话说的不假,不知道当日长公主将你拒之门外是不是这个道理……”

“呵!大将军不必在此出言讽刺,白白污秽了公主清誉!”魏思清紧握着酒杯,想起当日,李荣看他紧张,继续说道:“贤侄在此言公主不嫁未免太早,万一公主要嫁,你还要拦她不成?”

魏思清看着李荣说道:“大将军此话怎讲?”

“公主曾誓,不嫁京中,不嫁朝臣,魏贤侄身在京中,食君之俸,自然不得公主青睐,想来那诏国国君,比上贤侄来还要有几分优势!”

魏思清低下头来,喝干杯中的酒,抬头的眼神平静,看着李荣说道:“我不入公主眼,公主自有她的道理,可长公主乃陛下的姐姐,若入诏国,成了诏国王后,他日再相见,难道还要陛下称诏国国君一声姐夫!如此一来,我朝尊严何在?”

“贤侄说的在理,臣也认为长公主殿下不应嫁入诏国。”李荣勾着嘴角看向魏思清,本来他就不打算推选长公主,只是接着这事,戳一下魏家的伤疤,见他如此,笑着继续说道:“诏国觊觎已久,自然不可让他占了名分过去,吾认为此次和亲应派老侯爷的孙女儿去,论辈分乃是陛下的侄女,又已被封为郡主,嫁入诏国合情合理,诏国国君定然满意。”

此话一出,又有几位朝臣提出方案,几方交战,各持己见,最后论出三人,将话题抛向天子。天子叹了口气,今日提及长公主,魏思清的心伤再度揭开,连带着他也被戳了一下,没有回答,看着一旁的空席位,问道:“丞相今日为何没有出席?”

“回陛下,家母出外游玩受了伤,离不开人照顾,想来家中无女,便派臣代为出席。”魏思清低头说道,天子皱眉,继续说道:“为何会受伤,朝臣的夫人在京中受伤,戍卫长何在!”

“陛下,此事与戍卫长并无干系。”魏思清说道,李荣听他的话,心中疑惑,抢言说道:“丞相夫人受惊乃是大事,若是陛下将来踏春出行,惊了驾,戍卫长的脑袋怕是不够砍,来,去请戍卫长上前!”

不一会,戍卫长进御园,摘下刀剑,跪在正中俯首,天子见大将军虽然叫人入内,却没有说话,开口问道:“京中安危乃是戍卫营的职责,如今丞相夫人还未出京,就受了伤,戍卫长可知罪?”

李荣眼观六路,见魏思清不动,心中猜测他们的谋划,接话说道:“对啊,戍卫长值守京城,京中高官的夫人却受了伤,如何让贵人信服?”

戍卫长看了眼大将军,擦擦汗说道:“京中既无贼人,也不缺人手,望陛下明鉴,臣入职以来,不敢有半分懈怠,每日尽职尽责巡逻京城,只是这事,臣实在是没有办法。”

“此话怎讲?”天子问道。

戍卫长继续说:“陛下有所不知,京中近日以来,好穿长袖,且愈演愈烈,稍有不慎便踩袖跌倒,撞得钗环丢失,还有几位夫人因此坠下马来,诸位夫人品阶在臣之上,臣不敢冒犯,只能加以劝阻,如此,实在不是我戍卫营的过错……”

“想不到竟如此,朕在后宫,见舞女穿着此衣,教坊琵琶女以死谏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