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四章 模拟宇宙大爆炸(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上起来,杨峯吃了早餐就乘座驾来到他的公司。

他直接走进一个最大的实验室。这实验室内部宽敞,天花板有六七米高,里面佈置了一些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正中留出了一个偌大的空间,周围安装多个投射器。

嘉盛和其他十多位工作人员已经到齐了,稍后总经理郭霞也到了,他们互相打了招呼。

杨峯开始对着实验室内所有人讲话:“各位同事,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是第184次模拟宇宙预备实验,这一次我们对各种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初步推算应该可以把模拟宇宙坍塌的时间再往后推迟3000年,这一次很有可能会打破上一次模拟宇宙维持时间的记录。虽然今天只是一个预备实验,希望大家还是要保持认真谨慎。郭总,有没有话跟大家説?”

郭霞:“我就説一句,大家加油!”

杨峯:“好的,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实验室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回答:“准备好了。”

杨峯:“好,第184次模拟宇宙预备实验现在开始。以下的环节就交给你了,嘉盛。”

嘉盛:“好的,峯哥……好,主电脑准备,各位同事准备,第一步,模拟球体空间。”

实验室助手张明:“模拟球体空间完毕,球体空间直径1500亿光年。”

在实验室正中间的投射区域,现在是黑漆漆空洞洞的一片。

嘉盛:“第二步,向模拟空间均匀填满1-99号暗物质。”

实验室助手王慧兰:“已经均匀填满暗物质,1-99号暗物质状态稳定。”

暗物质不能被肉眼所见,为了直观效果,投射器投射出上下左右前后走向的蓝色线条代表暗物质已经填满模拟空间。

现在实验室正中央的投射区,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由蓝色线条填满的球体。

嘉盛:“第三步,模拟物质球体。”

实验室助手董婷:“已经完成模拟物质球体,球体直径十釐米,质量是10的53次方千克,成分,1至7号微夸克和反微夸克。是这次实验中模拟的最小基本粒子,不可以再分割。”

投射器将模拟空间球体放大,现在可以看到正中央有一颗银色的物质球漂浮在空中。

嘉盛:“第四步,向物质球体注入第一部分暗能量。”

实验室助手泽雄:“开始注入第一部分暗能量。”

暗能量跟暗物质一样,肉眼看不见,投射器用浅绿色的光线代表,可以看到有很多浅绿色的光线,向银色的球体射入。

随着暗能量的逐渐注入,银色球体渐渐膨胀至直径40釐米,大约一个篮球般大小。

实验室助手泽雄:“已经完成第一部分暗能量注入。”

这时候,银色的球体停止膨胀,细看之下,它的表面还出现一些水波纹般的涟漪。

随后银色球体逐渐缩小,直至很小的一点,最后在视线之中消失了。

嘉盛:“第五步,快速注入第二部分暗能量,激发宇宙大爆炸。”

泽雄:“开始快速注入第二部分暗能量。”

大量的浅绿色光向中心点快速射入。

泽雄:“第二部分暗能量注入完毕。”

接着一阵沉静,随后中心点爆炸,光芒四射,物质烟尘也从中心点向外激射而出。这些烟尘一度被中心点吸收,随即又再度被激射出来,然后持续稳定的向外快速扩散。

投射区已经将代表暗物质的蓝色光线隐去,此时所见,是光在外围,物质烟尘在内层,稳步由中心点向周围扩散,正如一个巨大而永恆的烟花。

嘉盛:“现在加快模拟的进度,由同步加快至1秒500万年。”

大约大半个小时之后,模拟宇宙里面的时间已经过了97亿年。

初期由最小的基本粒子,逐级组成较大的粒子,最后组成原子分子,进而出现基本元素-氢。

大量的氢开始在某些角落聚集成星云,星云形成恆星及星系,星系与星系之间交错碰撞,形成大的星系乃至银河系。

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碰撞,场面排山倒海,银河系与银河系之间的交匯,蔚为壮观。

经过反覆又反覆的聚变,模拟宇宙已经形成了近百种元素,具备了生命形成和演化的其中一个基本条件。

部分恆星死亡之后形成黑洞,而黑洞的数量正慢慢上升。

这时郭霞靠近杨峯轻声问:“现阶段黑洞的数目是不是比上一次的要少?”

杨峯看了看数据,“黑洞的数目跟上次差不多。”

杨峯顿了一顿,然后继续向郭霞解释:“虽然坍塌后的宇宙,所有星球所有物质最终都会被黑洞所吞噬,而且黑洞的数量会在坍塌的初期急速上升,但其实应该是倒过来,是由于宇宙的坍塌,导致黑洞数量急速上升,而不是黑洞数量急速上升导致宇宙坍塌,宇宙坍塌的原因是物质与暗物质,能量与暗能量之间在宇宙运行了一段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