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武道天下 第435节(2 / 3)

加入书签

的名单……”

武信一现身,长孙稚便自觉上前一步迎接,并恭敬汇报道,并有随行之人递上一叠十数张纸帛。

都是老军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

不得不承认,比起韦孝宽,长孙稚毕竟是做过太师、王爷之人,不是纯粹的军人,圆滑得多,更容易让人滋生好感,是否古板,就暂时不知道了。

“这是击杀之人的名单,并不完整,大概就十之八九!”

第二个随行之人,递上厚厚一大叠纸帛,足有数百张,数尺厚,长孙稚适时解说道。

“这是擒拿看押之人的名单,小半和各个势力有关系,大半和我方军人文臣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三个随行之人,依旧递上一大叠纸帛,也有百余张,估算有超过十万之人。

“……”

武信颇为无语看向长孙稚。

难得长孙稚做得这么仔细,肯定耗费不少时间、精力、心思、人力等等,极为难得。但是,武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看这些吗?

武信没细数,也猜得到名单之人,估算有近百万,堪比一直强大反王军队了啊,而且是在城内,影响更大!

长孙稚却是眼观鼻,鼻观心,毫无反应。

主公看不看是一回事,他有没有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长孙稚的行事原则,也是他的为臣之道!

“和其他人势力有关之人,一个不留,杀!”

武信没接三叠纸帛,想了想吩咐道。顿了下,又接道:“和我方之人有关系者,让他们拿军功换,怎么换,你和诸位先生商讨吧。没人换取者……杀!”

“是!”

长孙稚恭敬应了声,沉默三息,看武信没说话,二话不说,拱了拱手就爽快转身离去。

留下武信有些发怔,这两位老军神,性格行事还真有些另类啊!

“回宫吧!等待清理战场,重修各处便可,相信短时间内,不会有人或势力,来江都放肆了!”

武信想了想,朝赶来听候的闻人仲、长孙无忌等人吩咐道。

此外,也得注意周围各城情况,安置蛮族、杜伏威军、安抚军心和民心、重订构架、任命将官、招募军队等等,事务繁多啊!

第0550章 战后休整

江都城,坐落于天江和邗江的交汇处之三岔交点的西北方,南邻天江,东靠邗江,通扬运河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

自古以来,江都区域便是南北之通的枢纽、中转站,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南兵北上的跳板,也是北师南下的桥头堡,重要性可见一斑。

大隋开国建朝后,扩建江都城,使之晋级为天都级别城池,乃天下三都之一,原是为镇压南蛮、东瀛之用,也是南水北调和南粮通运的重要据点,是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城。

江都城内,溪流无数,主要有三十六道河流遍布城内,东西有七十二条街道,南北有八十一条街道,常驻人口约为二点四亿,流通人口超过五千万,四方城门和各条河流、各个港口,每日人流不绝、车马如龙、舳舻百里。

江都宫位于江都北区,南北长约三十里,东西宽约二十余里,面积约一百三十平方公里(等若fj省厦门岛面积)。

宫墙是巨城级别城池的城墙,高有百丈,城外有汹涌河流环绕,是天然的护城河。

宫内山水锦绣,湖波如镜,河流交织,风景如画。

与其说江都宫是座宫城,不如说是个度假胜地。

当然,江都宫原本就是文武圣帝杨广巨资建造的行宫,南下所住的度假胜地。

之前大战,并未波及到江都宫,只是因群雄弑主的激战,破坏了无数宫殿建筑,这些非短时间所能重建,江都城暂时没时间和人力修葺,如今大半建筑依旧破破烂烂。

靠山王杨林离开时,带走了江都宫禁军,名为护军,倒也为武信解决了一大难题,无需为难如何安置大隋禁军了!

光是此点,武信也看出杨林的心思了。

杨林默认江都属于武信所有,甚至南方也属于武信。

除非将来大隋帝国能东山再起,反正短时间不敢奢望南方了。

当然,大隋帝国还有几位天王坐镇,依旧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势力。

武信理所当然地把江都宫当成了落脚处,定为将来的武王府府邸,还可能是王宫、禁宫。

六千五百多信武卫进入江都宫,显得极为空旷,完全不足以守卫江都宫,连最基本维持都难。

按照江都宫规模,足可轻松容纳三四十万大军,包括驻军和练军场地。毕竟原本守卫江都宫的禁军,数量就高达三十万了,还有近十万太监宫女维持运转。

如今偌大江都宫,只有六万余太监宫女和六千五百多信武卫,还有百余位将领、亲信等。

原守城军被禁止进入宫内,所以暂时只有太监宫女在收拾残局,清理杂物和局部修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